2023年3月11日 星期六

M76小啞鈴星雲也稱為NGC 650.651是一個位於英仙座的行星狀星雲

梅西耶編號:M76
NGC/IC編號:NGC 650、NGC 651  
通稱:小啞鈴星雲
種類:行星狀星雲
距離(千光年):2.5
所屬星座:英仙座
視星等:10.1
赤經:01h 42.4ms
赤緯:+51° 34′ 31″


Messier 76
信用和版權: Ken Crawford (Rancho del Sol Obs.)

解釋: “星雲在右腳下 仙女座......“開始描述 查理斯·梅西耶(Charles Messier)18世紀目錄中的第76個天體 星雲和星團。 事實上,M76是梅西耶星表上較暗的天體之一。 也被稱為“小啞鈴星雲”。 就像它更亮的同名M27(啞鈴星雲)一樣,M76是公認的 作為行星 星雲 - 由一顆垂死的類星拋出的氣態護罩。 星雲本身被認為更像一個甜甜圈,而 其更明亮的中央的盒子狀外觀 區域是由於我們幾乎是邊緣的觀點。 氣體從甜甜圈孔以更快的速度膨脹產生 遠處材料的較暗迴圈。 在這張合成圖像中強調了較暗的材料,並突出顯示了 通過以橙色和氧原子顯示氫原子的發射 在互補的藍色調中。 星雲垂死的恆星可以在 銳利的偽彩色圖像,如藍色恆星附近的藍色恆星 盒狀形狀的中心。 距離估計將M76放置在大約3到5000光年之外, 使星雲的直徑超過一光年


小啞鈴星雲,也稱為M76、NGC 650/651、巴貝爾(Barbell)星雲、或柯克(Cork)星雲,是在英仙座的一個行星狀星雲。它是皮埃爾·梅尚在1780年發現,並被夏爾·梅西耶收錄在他的類似彗星天體的目錄,編號為M76。1918年,它首度被天文學家希伯·柯蒂斯確認為行星狀星雲。然而,這個說法存在一些爭議,因為艾薩克·羅伯茨(Isaac Roberts)在1891年就確實曾暗示M76可能類似於M57,但是從側面觀察看到的影像。現在,依照它的結構歸類為雙極行星狀星雲(BPNe)。 目前估計M76的距離是780秒差距,或2,500光年,依此距離推算的平均大小是0.378秒差距(1.23光年)。
星雲總光度的視星等為 +10.1等,它的中心恆星或行星狀行星核(PNN)的目視星等為 +15.9等,藍星等為 +16.1等[1]。來自PNN的紫外光激發星雲正在膨脹的外殼,顯示整個行星狀星雲正以每秒19.1公里的速度朝向我們膨脹,並且表層的溫度約為88,400K。
通用的小啞鈴星雲名稱源於它與狐狸座的啞鈴星雲(M27)的相似性。它最初被認為是由兩個獨立的發射星雲組成,因此在NGC天體表中被賦予兩個目錄編號:NGC 650和651。有些觀測者認為這個天體是梅西耶天體中最黯淡、最難看到的天體之一。




啞鈴
信用和版權: 丹尼爾·洛佩斯IAC

解釋: 這兩個星雲被編為M27(左)和M76, 俗稱啞鈴和小啞鈴 無意表明精神能力不合格, 他們的流行名稱指的是他們相似的, 啞鈴或沙漏形狀。 兩者都是行星狀星雲,是被垂死的星雲拋棄的氣態護罩 恆星,物理大小相似,在光年或 所以跨越。 在每個面板中,圖像都是以相同的比例製作的,因此 明顯的大小差異主要是因為一個更近。 距離估計表明啞鈴的距離為1,200光年 相比之下,小啞鈴的距離為3000光年或更高。 這些深、窄帶、偽彩色 圖像顯示了 M27 和 M76 中一些非常複雜的結構, 突出氫氣的排放, 宇宙雲中的氮和氧原子。


行星狀星雲專案
信用和版權: J-P Metsävainio (天文無政府狀態)

解釋: 行星狀星雲被垂死的恆星拋棄,是恆星演化的一個短暫而輝煌的最後階段。 氣態護罩被極熱的中心源電離, 一顆恆星的收縮核心耗盡了核聚變的燃料。 它們在宇宙之夜中閃耀,簡單的對稱性令人著迷,並激發了這個行星狀星雲海報項目的靈感。 在其中,以 3x3 的網格顯示九個行星以進行比較。 當然,行星狀星雲愛好者應該能夠挑出明亮的 梅西耶天體M27 - 啞鈴星雲,M76 - 小啞鈴,M57 - 環狀星雲,以及NGC 6543,又名貓眼星雲。 鮮為人知的星雲包括美杜莎星雲和蟲雲。 所有圖像均使用詳細的窄帶數據和 以相同的角度刻度顯示, 跨越 20 弧分(1/3 度)。 在該比例下,灰色圓圈表示 滿月。 這些行星狀星雲暗示著我們自己的命運 太陽作為其核心,再過50億年就會耗盡核燃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